1956年“一化三改造”完成以后,中阳县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阶段。随着全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的推进,水资源越来越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面对全县水资源没有保障的严峻形势,县委、县政府于1958年4月,举全县之力在南川河中游的陈家湾动工兴建水库。
为了陈家湾水库尽快建成,中阳劳动人民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累,迎难而上的精神。肩挑背扛、连续作业,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经受住了施工技术落后和生活条件恶劣的考验。
1960年8月,陈家湾水库半坝拦洪蓄水;1961年7月9日,陈家湾水库土坝拦洪工程竣工,并投放鱼苗4万尾;1963年5月,陈家湾水库水电站建成并开始发电;1964年,陈家湾水库第一次捕获成鱼3.5万公斤;1971年4月,对陈家湾水库库坝进行加高培厚;1973年全面完工。
陈家湾水库建成以后,发电装机容量435千瓦,年发电量90万度;养鱼650亩,年产鲜鱼1500公斤以上;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保浇1.24万亩。成为全县工农业发展的名副其实的“生命之源”。
2002年,国家投资1200多万, 水利部门对陈家湾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大坝坝顶由原来的5米宽,增加到现在的13米。并新开筑了一条长200多米,直径3.5米的泄洪隧洞。并且对大坝的坝体、坝基进行了灌浆、防渗处理。
近年来,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陈家湾水库这一全县人民的“生命之源”正在彰显着它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高峡平湖”的旖旎风光,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旅游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