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县行政审批局紧紧围绕“推动营商环境3.0改革攻坚”,坚持“服务企业群众、服务全县发展大局”的工作理念,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全力打造“审批效率高、办事流程简、服务感受好、政务环境优”的营商环境。现将2024年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政治引领,建强基层战斗堡垒
一是持续用力,坚持在学中筑牢思想根基。坚持每周一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论述等精神学习,全年累计学习三十三次;组织开展首届“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期两周的专题培训班,着力提升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业务素养和服务意识。二是精准发力,坚持在做中践行初心使命。扎实推进听民意办实事工作,自查发现“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27条,“推动为群众办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5条,已全部整改完成,审批效率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聚焦帮扶点困难,帮助申请财政资金10万元解决冬季取暖问题,采购蜂蜜196公斤解决脱贫户蜂蜜滞销问题。三是凝神聚力,坚持在严选中实现建强队伍。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把政治素质好、务实作风正、工作能力高的骨干选拔到党员干部队伍中,全年推荐1名入党积极分子,确定1名预备党员、2名正式党员。四是形成合力,坚持在严中激活战斗堡垒。组织全体党员、股级以上干部坚持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逐条逐字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积极开展研讨交流,扎实开展警示教育,以案为鉴,增强工作人员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成立政务服务投诉举报中心,加强工作人员行为纪律管控,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二)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改革
1、推动线下办事只进一扇门。新建的中阳县政务服务中心7月10日正式开始办理事项,全县绝大部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已进驻,行政审批局、自然资源局、社保中心、医保中心、就业创业中心等五个单位整体进驻,实现了“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2、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两次组织“高效办成一件事”业务实操培训,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第一批开办道路货运企业、开办餐饮店、企业开办、水电气热网联合报装等10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已全面进驻中阳县政务服务中心并正式启动。目前第二批“高效办成一件事”10个重点事项工作已启动。截至11月底,我县“高效办成一件事”已办件115件。
3、提升基层便民服务水平。为6个乡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统一配置政务服务自助机、好差评平板及政务服务外网专线,实现了107项乡镇政务服务事项自助办、就近办。
4 、全面推进综合窗口改革。7月份所有审批事项(包括公共服务事项)全面进驻新建成的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公。综合窗口改革同步有序推进,结合智慧大厅建设项目和“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要求,10月份已开始审批局审批事项、其他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的“综窗+专窗”受理。
(三)聚焦数字化治理能力,统筹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
1、持续推动政务数据共享。加快推进我县政务数据共享应用工作,加强政务数据资产管理,根据我县需编制政务数据资产目录编制的范围,组织相关单位编制完成了中阳县政务数据资产目录。
2、积极推动县级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进一步加强政务云管理,解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信息孤岛等诸多问题,经政务信息管理局审核,并及时向吕梁市政务信息管理局提出使用申请,推动原有五家单位续签,四家单位新申请,共九个业务系统迁入吕梁市政务云平台。
3、扎实做好政务信息化系统安全等保测评工作。县行政审批局与第三方公司签订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技术服务合同》。截至目前,四家单位的四个信息系统均已完成等保测评。
4、强化政务信息化项目规范管理。今年以来,以政务信息化项目专项整治工作和为契机,从“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统一标准、注重实效”角度出发,严格按照项目审批流程规范,办理了中阳县林业局信息化项目备案。
5、梳理制定跨部门综合监管事项清单。在市行政审批局的指导下,要求全县监管单位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危险化学品、燃气、特种设备、建筑工程质量,以及网络安全等直接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和潜在风险大、社会风险高、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重点领域,通过县“互联网+监管”工作群会同相关监管部门理清责任链条、明确职责分工,梳理形成《中阳县跨部门综合监管事项清单》。
(四)聚焦企业群众满意度,不断创优提升营商环境
1、扎实开展破坏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扎实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和“黄牛”“黑中介”等破坏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成立了集中整治工作专班,出台了《中阳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开展集中整治的总体要求、整治重点、总体原则和工作步骤,组织全体股室全面开展自查自纠,拓宽问题线索来源,对外公开投诉举报电话、电子信箱、邮寄和接访地址等,发动企业、群众揭露“黄牛”“黑中介”、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等违规违法行为,经过股室自查及大范围摸排,截止目前并未发现“黄牛”“黑中介”、医药领域腐败等问题。
2、持续深入“两不”问题整治。一是全面开展问题自查。今年以来,三月份、五月份两次全覆盖组织政府机关开展“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问题彻查清查。二是持续推进“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问题治理工作。对查摆问题主动跟进监督,截止11月28日,全县查摆发现的“两不”问题均已整改完毕,全力营造“新官理旧账”的稳定预期。
3、全面提高“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办结效率。开展中阳县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业务培训会,加强人员业务培训,明确岗位职责,进一步完善先行联系、热线转办工单办理、激励考核制、督办通报等制度,切实提高处办能力和工作效率,确保交办工单按期办结,提升办结事项群众满意度。2024年1月1日-11月30日共接收市热线转办的各类群众诉求工单8984件,已办结8877件(逾期已办结20件),正在办理中107件(逾期未处理0件),办结率98.81%。
4、积极推广应用惠企政策平台。组织财政局、工信局、教科局、民政局等20家单位开展惠企政策平台培训会议,深入推进“吕梁政企通”平台应用,全面推广吕梁市惠企政策综合服务平台,更大力度推动我县惠企政策兑现公开透明、规范运作、便捷高效。截止到2024年11月,平台共发布惠企政策47条,收集、配置政策主管部门对政策信息的解读发布政策解读13条,申报通知3条,公告通告7条,上架事项57项,其中:县农业农村局19项,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0项,乡村振兴局3项,县教育科技局1项,县民政局2项、县市场局4项、县残联5项,中小企业服务中心13项,中阳县通过吕梁政企通平台兑付金额共计3506.2435万元,惠及企业/个人数2622家户。
5、进一步纠治审批服务中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拓宽问题反馈渠道,组织两中心和各股室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依托“12345”政务热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好差评”系统实时归集各类问题,扎实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活动,通过开展纠治“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活动,制定出台《中阳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制度》等六项制度,为整治工作进一步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作风保障。
6、全面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治监督检查问题整改。审批局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牵头责任单位,对市纪委监委优化营商环境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反馈的个问题,及早制定了“一方案三清单”(《中阳县优化营商环境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及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明确了责任单位及整改时限,全力推动反馈问题落实销号。
二、工作亮点
(一)上门帮代办,助推重点项目早开工
印发《工程项目类审批帮办代办服务通知》,按照行业、职能部门进行分类,由七个帮办代办专员通过提前介入、资料预审、全程跟踪、及时协调等方式,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审前服务、前期策划咨询、相关审批法律法规、政策要求解读、办事流程指导、审批事项代办及协调其他审批部门联审会办等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精准破解制约项目推进过程的难点、卡点、堵点,推动我县重点项目审批手续加快办理,促进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帮代办工作开展以来,帮办代办专员开展上门服务累计达30余次,为建设单位提供法规政策解读、资料预审50余次。
(二)简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为工程建设项目按下“快进键”
出台《关于试行简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的通知》,对3000万以下政府投资项目合并办理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规划和初步设计批复。政策出台以来,中阳县实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和初步设计并联审批2个,审批时限由原来40天缩短到15天;实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并联审批3个,审批时限由原来的60天缩短到15天,进一步简化了审批流程,提高了行政审批服务效能。
三、2025年工作思路打算
(一)加快推进智慧政务服务大厅建设项目。加快窗口硬件设备的更新和升级替代及自助服务区终端设备配置,配齐配强掌上政务大厅、异地通办系统,智能导办服务系统,智能化审批管理系统,数据共享系统等,打通与省、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系统对接,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智能化水平,提高群众办事便捷度、满意度。
(二)进一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统筹协调推进全县“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做好系统对接、数据共享、证照应用、标准制定等工作,确保“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后业务无缝衔接、高效运转。
(三)探索推行“一受理双承诺免评审”改革。按照市局要求,在政府投资项目立项阶段推行“一受理双承诺免评审”改革试点工作,全面落实“承诺制”改革和“清单之外无评审无勘验”,全面提升项目审批服务效能。
(四)积极推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豁免清单。参照交城县公布第一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豁免清单,积极推出我县第一批免于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豁免清单,坚持“放”“管”结合,减少建设工程项目审批事项、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减轻建设主体负担,进一步优化我县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