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旅发[2023]47号
中阳县文化和旅游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县文化和旅游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建设幸福美丽中阳目标,系统思维、统筹谋划、重点突破、补齐短板,全力推动我县文化旅游事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全县全域旅游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评审。着力打造龙头景区,景区范围近80平方公里的柏洼山风景区规划编制正式启动,力争将柏洼山景区打造成为国家级旅游区。
积极开展文旅节庆活动。五一节期间,首届中阳县非遗文化旅游节在柏洼山景区举办,主要活动有:中阳剪纸等县内外非遗项目展示和美食游乐体验、“奋进正当时、聚力谱新篇”群众文化活动广场舞大赛、中阳县乡土文化能人技艺大赛、山西省曲艺团“宣传党的二十大、凝心聚力建新功”文艺演出、《傅山在中阳》研学文化研讨会、傅山书画作品展、晋剧名角走进中阳戏曲演出、“中阳非遗穿越之旅”抖音短视频大赛等,近10万名游客品非遗文化、赏文化盛宴、游风景名胜,为全县人民奉献了一场别具匠心的文化盛会。
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按照“一村一品”凸显特色,打造了阳坡、阳坡塔、弓阳、神圪垯4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实现错位互补发展。2023年秋季,在弓阳新村成功举办了木耳文化节和“木耳杯”第五届职工山地马拉松比赛,线上、线下参与群众达50000人次。阳坡村引进北京隐居乡里设计+运营,打造窑洞型精品民宿,举办了典藏级人文地理书《大地上的山西》面世暨“晋问”对话会,中央和省市媒体记者、平台网红等数百人,现场见证对话并展开互动。
(二)提升文旅公共服务
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投运县图书馆新馆,读者阅览服务区域达到3000平米,县图书馆在第七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被确定为国家三级图书馆。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举办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春节元宵节文艺活动,开展了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举办了“赓续精神血脉 凝聚奋进力量”看展览答题抢红包活动。围绕全县巩固衔接重点工作和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十大行动”,在全县各乡镇进行了30场专题文艺演出。
尤其是组织开展了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中阳县第二届农民歌手大赛,在全县各乡镇举进行农民歌手海选,同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非遗项目及文化产品展示、农特产品展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文化动能,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人民网、中国文化报、山西日报等各级媒体进行了报道。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全年累计放映888场,观影人数近9万人次;开展免费送戏下乡演出活动42场,提前4个月完成任务。
(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完成了省保龙泉观文物数字化保护和龙泉观山神庙、土地庙两处濒危古建筑抢险加固维修。完成了县保姑姑塔、刘家圪垛村香严寺、岔沟村关帝庙修缮工程,开展了市保单位吕梁军区司令部旧址维修工作。大力开展“非遗+旅游”非遗进景区活动,邀请吕梁兄弟县市的10余项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进行了展演,20余项市县级非遗项目进行了展示,中阳“民间绣品”申报成功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填补了我县多年来无省级非遗项目的空白。5名民间绣品传承人、3名剪纸传承人成为市级传承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在中兴广场邀请我县唢呐协会、剪纸协会传承人进行了现场展演。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引导广大市民认识我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四)强化文旅执法监管
制定了《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文旅行业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方案》、《文旅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逐级逐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自查承诺书、安全生产责任书,累计检查文旅企业168家次,发现和整改一般安全隐患57处,整改率达100%。加大文旅市场秩序整治力度,积极开展元旦、春节、清明、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假日文化旅游市场秩序巡查,参加多部门联合开展的“扫黄打非”专项检查行动,下架有害信息图书,没收非法出版物,责令规范出版物,采取柔性执法免于处罚5起。认真办理文化市场举报和旅游投诉,累计受理12345平台投诉、电话投诉和文化市场举报,办结64起,结案率和满意率均达100%。
(五)推进党的全面建设
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和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坚决整改县委第一巡察组巡察反馈的意见和问题,累计梳理出问题症结15项,制定整改措施38条,全部整改到位,建立和完善了制度3项,做到整改一项、销号一项、巩固一项。加强舆情信息分析研判,妥善办理办结群众信访事项4件。抓好“三会一课”、志愿服务、警示教育等制度落实,累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0次,谈心谈话26人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名。大力开展文明创建和驻村帮扶工作,累计安排开展文明旅游宣传、下沉联系帮扶村巩固衔接等系列服务活动10余班次、140余人次。认真办理并及时办结县“两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8件,满意率达100%。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全县文旅工作要聚焦“四个一”:高标准打造“一区”,即柏洼山风景区;高品质建设“一馆”,即中阳县博物馆;高质量举办“一节”,即中阳县第二届非遗文化旅游节;高水平办好“一赛”,即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三届全县农民歌手大赛,实现中阳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1、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继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数字化建设,运营好新建县图书馆,加紧推动县博物馆建成投用,实现县级“三馆一院”达标目标,补齐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短板。积极推进公共文化云建设,增强公共文化数字内容供给能力。扎实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深入实施“三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免费公益性演出,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尤其要继续办好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三届全县农民歌手大赛,丰富全县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完善规划体系,坚持“规划为纲”“规划引领”“规划先行”的理念,完成全县总体旅游规划编制、柏洼山旅游区规划编制,构建旅游总体规划、全域旅游规划和重点景区旅游规划“三位一体”的旅游规划体系,推动景区提质升级,按照“政府规划、企业投资”的模式,吸收中钢公司资本优势,启动建设柏洼山风景区,促进各类要素向文旅产业集聚,力争把柏洼山风景区提质升级项目打造全县文旅产业的标志性、牵引性项目,培育新型文旅业态。创新推动“文旅+”,大力发展康养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推出特色康养旅游精品线路,开发文旅康养商品,推动形成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格局。
3、抓好文物基础工作,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任务,推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竖立、保护范围与控制地带划定和业余文保员的配备工作,加快文物抢险修缮进度,完成省保柏洼山龙泉观古建筑群的修缮,完成市保吕梁军区司令部旧址、县保姑姑塔、关上战斗遗址宁国寺的抢险修缮。创新文物价值传播展示,在保护好文物本体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好、研究好、阐释好文物所蕴含的多重价值。通过出版读物故事化、文物研学基地化、文创产品品牌化、展览展示博物馆化等方式,充分展现文物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
4、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要积极争取各方支持,精心办好中阳县第二届非遗文化旅游节,以节会推动非遗发展。要做优做精中阳剪纸非遗传承工作,在开展好“剪纸进课堂”活动基础上,推动中阳剪纸参与中外文化交流,讲好中华历史故事。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持续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过大年”等宣传、展示、展演活动,推动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
5、做好文化旅游宣传活动。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宣传方式,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微信、抖音等新媒体的优势,引发关注、引爆亮点,在新媒体宣传营销上实现新突破。积极参加各类宣传活动,赴上海、西安、兰州、北京、太原等地开展文旅宣传推介活动,开办过境宣传中阳文旅资源短信业务,精准营销我县旅游景区、线路和产品,进一步扩大中阳文旅品牌影响力。
6、优化文旅行业市场环境。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制度,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利用“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创新监管模式,推进文娱领域、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巡查监测,加大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娱乐场所等执法检查力度。
7、维护文旅领域安全稳定。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研究分析研判,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守牢安全底线,持之以恒抓好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健全完善风险防范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全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切实营造健康有序、安全稳定的文旅发展环境。
中阳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12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