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发〔2022〕24号
关于印发《中阳县做好8·11自然灾害灾后恢复农业生产的十五条措施》的通知
各乡镇:
现将《中阳县做好8·11自然灾害灾后恢复农业生产的十五条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中阳县农业农村局
2022年8月14日
中阳县做好8·11自然灾害灾后恢复农业生产的十五条措施
8月11日,我县出现了分布不均的大暴雨天气,六个乡镇不同程度发生了严重洪涝灾害,致使农田受损、设施水毁、圈舍倒塌、畜禽死亡、木耳受灾,为了尽快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特制定如下十五条措施:
种植业恢复重建的措施
一、排水降渍。强降水造成的积水地块要尽早排出田间积水,对于沟渠配套的积水田块,及时疏通沟渠,清除淤障,及时排水;无排水设施的田块,及时组织机械、人工开挖排水沟渠,打通田间排水通道,尽快排出田间积水;对无法通过排水沟排水的,调集移动式抽排水机具进行抽水排涝。
二、中耕散熵。强降水容易引起积水浸泡田面造成土壤板结,不利作物生长。排水后当地面泛白时进行中耕松土,或起垄散熵,破除土壤板结,促进土壤散熵透气,恢复耕系的正常呼吸,促进根系生长。
三、及时喷施叶面肥。强降雨造成积水、过水地块土壤养分流失,农作物根系生长、吸收能力减弱,不宜急于直接施用复合肥,加剧对根系的伤害,宜采用叶面喷施1%的尿素+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也可添加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作物尽快恢复正常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四、病虫害防治。强降水过后田间空气湿度大,作物抗病能力变差,利于病虫害发生。各乡镇要强化对灾后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动态的监测预警,增加调查频次,扩大调查范围,做到“看好灯、守好田、底数清、情况明”。并及时指导农民清除病株、残叶,减少病源、虫源。重点关注玉米螟、粘虫、玉米大斑病、玉米茎基腐病、穗腐病等喜湿性病虫害发生,蔬菜病虫害重点抓好枯萎病、青枯病、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疫病及豆类锈病的防治。同时兼治小菜蛾、菜青虫、美洲斑潜蝇、瓜绢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烟粉虱等。
做好应急防治、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降低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使用农药时注意:1、严禁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使用,积极推广生物防控、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技术。应选择在上午5—9点、下午4—8点施药。遇风力大于3级以上或下雨天气,应停止施药。2、使用农药时,对农药包装物等废弃物及时进行收集,不得随意丢弃,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中毒事故发生。3、高温高湿天气田间施药容易发生中暑和中毒事故,要注意穿戴好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做好施药安全防护。施药过程中不吃东西、不吸烟,施药后要及时洗手、洗澡、换衣,并将喷雾器械清洗干净。
五、受灾作物救治。1、受强降雨导致的根部松动、倒苗、折枝破叶的农作物,要及时进行扶正、培土加固、修剪,并尽早清理田间杂物、烂果、烂菜等农作物残体。2、灾后绝收的地块,能抢收的及时抢收,减少农业生产损失。要及时清除作物残枝、残叶,进行中耕散熵,待耕地适宜耕种时及时抢种小葱、大葱,降低种植损失。
六、受损农田修复。1、对水毁农田表土进行修复。肥沃的土壤被冲走,宜就近寻找土壤,进行全面修复土层,并增施有机肥对土壤进行培肥,增加土壤肥力、逐步恢复并提高其生产能力;对土层浅薄基岩为泥岩、页岩的土质,应进行底土深挖,彻底改善土壤,实现真正的修复。2、对水毀农田进行覆盖物清理。要把覆盖的泥石、沙砾、残枝、残叶等进行清除,如清除工程量过大,宜就近寻找表土进行客土修复耕层;若无客土,可将较大的石块拣出、增施有机肥进行改良培肥,提高耕地地力。3、对水毁农田道路、田埂的修复。及时组织人工或机械对损毁田块进行填埋、夯实,确保农业安全生产。田地埂修复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宜土则土、宜石则石,也可土石混合,保证砌筑要牢固稳定。
七、场区环境消毒。1、做好灾后养殖场内环境消毒。及时清除畜禽圈舍内溺死的动物尸体、洪水退去后留下的污泥、粪尿及杂物等,采取冲洗场内地面和水泥墙体,每隔2天消毒一次,消杀时间不得少于一周。加强通风换气,待圈舍内清洁干燥两周后,方可转入畜禽。2、做好灾后养殖场周边环境消毒。及时清除养殖场周边可能见到的溺死动物尸体及其他污染物;清除排水沟里的污水、污物,保持排水畅通,以减少蚊虫滋生,对畜禽舍周围环境在清扫后进行消毒,消毒应包括畜禽圈舍周围5米内的地面及畜禽圈舍外墙面,畜禽圈舍周围1.5-2米地带可撒生石灰消毒;运送畜禽粪便的道路、粪堆等地面可撒生石灰消毒,并将清扫后的粪便及污物、杂物等进行堆积发酵,利用生物热进行消毒。
八、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对灾病、溺死畜禽集中搜集、合理选址,无害化处理点要避开村庄和人员密集区,处理深坑不得少于四米,并做到分层散撒火碱或生石灰,用土碾压捣实填埋,特别是要及时打捞清理水源、村庄、河道内的死亡畜禽,坚决遏制污染水源、疫情蔓延等现象发生。
九、修缮基础设施。抢修加固畜禽基础设施,确保圈舍完整。重点加强畜禽圈舍等生产设施的加固修复,及时修补圈舍,消除隐患,完善配套设施,为灾后恢复生产提供保障。
十、科学安排灾后生产。及时补栏,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迅速恢复灾后畜禽生产,养殖户可以通过网站、报刊及当地畜牧兽医业务部门等多种途径,及时了解畜禽种苗、畜禽产品、饲料兽药等供求信息,科学有序的安排灾后恢复畜牧业正常生产。
十一、加强畜禽饲养管理。畜禽圈舍勤通风、保持干燥;及时调整饲料营养比例,增加能量饲料,提高饲料标准,迅速恢复畜禽体况。同时注意饮水清洁、不使用受潮发霉饲料,注意通风防湿,必要时可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预防应激和疾病的药物,适当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和机体免疫力,保证畜禽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十二、积极开展疫病防治。对需要免疫接种的畜禽,立即补免;对已免疫接种的畜禽,可根据实际情况或抗体检测水平,必要时再进行强化免疫一次。认真做好疫情监测和疫情报告,及时处置,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黑木耳产业恢复重建的措施
十三、对洪水淹后的大棚,种植户要及时进行排水、清淤,对泥水浸泡后的受损不严重的菌棒继续吊袋生产,对受损严重的菌棒要及时清理出大棚,以防感染其它菌棒。
十四、对于被洪水浸蚀后的地栽基地,种植户要尽快恢复耳床及相关设施,把浸泡后的受损不严重的菌棒及时重新摆回,对受损严重的菌棒及时清理到其他安全地带,防止感染其它菌棒;对于被洪水冲出基地,冲到河道周边或河道里的菌棒,种植户能捡尽捡,根据菌棒受损情况进行二次种植或及时清理。
十五、种植户要根据各基地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紧靠山底、河道旁的基地,加强排水、排洪渠的建设,避免山洪的再次浸袭。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