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县民政局 > 总结计划

中阳县民政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中阳县政府 www.sxzhongyang.gov.cn 2025-09-18 16:29 来源:中阳县民政局 放大 正常 缩小


中阳县民政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县民政局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结合重点改革任务,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扎实推进工作落实,助推民政事业提质增效。

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兜底保障方面

1.进一步规范最低生活保障

扎实开展城乡低保年中复核工作的同时,加强信息比对,定期与乡村振兴局、医保、残联等部门开展数据比对,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兜底保障范围。不断加强资金监管,城乡低保金实行按月发放,每10日前发放到户继续加强救助对象信息公开公示,公开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各行政村救助热线,畅通服务热线,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广泛宣传社会救助政策,提高救助政策知晓度,确保社会救助在阳光下运行。

2.完成低保、特困提标任务

按照《吕梁市民政局 吕梁市财政局关于调整我市困难群众社会救助标准的通知》(吕民发〔202414号)要求,城市低保标准由660月提高至680月,提标2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532月提高至552月,提标20元;城市特困标准由10600年提高至11000年,提标400元;农村特困标准由8670年提高至9070年,提标400元。目前2024年度提标资金全部发放到位。

3.各类救助资金发放

截至202412月,我县共有城市低保7531055人,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603.3867万元;农村低保47607156人,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4074.579万元。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我县共有城市特困5151人,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城市特困供养金58829993万元;农村特困449466人,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农村特困供养金423415867万元。20241-11月,实施临时救助共51672.91万元,其中大额临时救助4121.6万元,乡镇临时救助47551.31万元。发放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1-12月份共198万余元,残疾人“两项补贴”,1-11月份共493万余元,对全县1-4级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1-11月份共534万余元。今年以来,共救助流乞人员287人次,发放救助金1万余元。

(二)养老服务方面

1.“千万养怡助老”运行情况

为推动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在前期运营的基础上,结合送餐服务、医养融合、安全监管、节日庆祝等老年人特殊需求,提请县政府印发《“千万养怡助老”项目提质增效的实施方案》(中办发〔202410号)通过开展“助餐、助洁、助医”服务,落实“扩面提质、智慧管理、餐桌调解”等措施,进一步规范运营。目前已有60个日间照料中心、30个幸福小院、37个自然村“好邻居助老小院”,日均用餐4000余人次。

为确保千万养怡助老”项目资金准确发放,于6月份启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平台,为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统一的管理和监督服务,平台通过汇集全县养老服务的数据,实现对养老服务机构、服务人员以及老年人数据的全方位监管。目前,“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数据显示,全县已有4696人办理并使用助餐卡,其中,低保(60周岁以上)286人、特困105人、监测户200人、脱贫户1011人、孤寡残疾201人、70周岁以上正常老年人2893人。

2.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提请县政府印发《中阳县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中政发〔202412号),并立足我实际,制定发布我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对健康、失能、经济难等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指导25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完成提档升级,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建设县级护理型养老院采取“公建民营”的方式市场化运行,开展长短期托养、日间照料、餐饮娱乐、医养结合等服务,目前已完成招投标工作。总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共设有309张床位,其中护理型床位217张,占比70%,并设有彩超室、心电图室、放射科、检验科、药房等,是一家融合“养老医疗护理康复保健”于一体的医养结合型护理院,现阶段正在办理医疗手续。

建设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各乡镇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改建、新建等方式,打造暖泉、下枣林两个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已投入运营。为特困供养、移民搬迁等有需求的群众提供养老服务。下枣林乡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总占地面积8366㎡、建筑面积3741㎡,总投资1043万元,设置总床位104张,其中护理型床位67张,占比64%。配套建设有老年大学、阳光餐厅、评估室、棋牌室、活动室等功能室,是一所集康养、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标准、高质量的综合型区域养老机构。暖泉镇关上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位于关上村(原关上中学院内),于20233月投入建设,现已投入运营。总投资预计370万元,总占地面积500㎡、建筑面积380㎡,设置总床位20张,设有餐厅、活动室、棋盘式等功能室,不断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品质。

(三)殡葬改革方面

全面推进殡葬改革,提请县委、县政府印发《中阳县深化殡葬改革实施办法(试行)》(中政发〔20249号),《中阳县推进惠民殡葬免费服务的实施方案》(中政办发〔202419号),《中阳县乡村公益性公墓(集中安放点、陵园)建设奖励补助资金的实施办法》(中政办发〔202420号),成立领导组,联合各部门就殡仪馆、乡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运营,整治沿街搭设灵棚、丧事大操大办、散埋乱葬等丧葬陋俗、惠民殡葬政策制定落实、积极推进遗体火化工作等做了全面安排部署。目前,县殡仪馆已建成投运,全县已建成县级公益性公墓1个,乡级公益性公墓(集中安放点、陵园)3个,村级公益性公墓(集中安放点、陵园)43个。推进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把治丧规范纳入村规民约,与乡风文明提升有机结合,印发移风易俗宣传手册,印发殡葬改革倡议书共2000余份,制作宣传片发放在微信、电视等平台,积极打造宣传矩阵,潜移默化转变群众观念,培育、推广绿色文明的殡葬新风。

(四)婚姻管理方面

加强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健全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打造中阳县结婚证颁证大厅,将结婚颁证仪式引入登记流程并实现常态化,并在每周五上午和“七夕节”等特殊节日举办“新婚俗新风尚”结婚登记领证仪式,由局领导颁证,并赠送结婚证相框、鲜花或非遗剪纸双喜窗花等,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婚俗。截至11月底,共办理结婚登记719对,婚检率37.54%,较去年下降 23.22%,办理离婚登记174对,补发证件259对。

(五)儿童关爱方面

截至12,全县共认定孤儿11人,发放基本生活补助资金20.8560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7人,发放生活保障金59.1360万元。实施“福彩圆梦”助学工程,解决了7名孤儿教育困难,共发放助学金6万元。举办“关爱残障儿童、传递真情温暖”主题活动和“爱心汇聚力量,真情共筑希望”暑期儿童关爱活动,对全县范围内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留守儿童集中摸排,走访入户,深入了解其生活、学习及监护情况,通过多种陪伴活动、发放慰问品、入户走访等,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为残障、留守、困境儿童送去党和政府的关爱与温暖。

(六)社会组织方面

今年以来,成立1个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共培育社会组织141个,由社区(行政村)管理。目前,全县正式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有85家,包括34家民办非企业单位和51家社会团体,认真完成社会组织2023年度年检工作加强对社会组织监督管理,指导社会组织规范健康发展

(七)区划地名方面

深入推进平安边界建设,配合离石区民政局规范开展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和日常委托管理,持续巩固界线勘定成果,防范化解边界管理风险隐患。

三、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县民政局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深化殡葬领域改革,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1.持续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困难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多项救助补助政策加强社会救助政策宣传,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政策知晓率。

2.继续夯实养老服务工作。定期调度“千万养怡助老”项目进展情况,为“好邻居助老小院”增设养老护理员公益岗,规范刷脸助餐,加强资金监管,积极探索探访关爱、助医、助洁等服务。

3.持续推进殡葬领域改革,规范殡葬管理,落实惠民殡葬,提高火化率,持续加强宣传引导,助力移风易俗。

4.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通过加强乡村地名命名更名管理、规范门牌编码工作,夯实乡村精准治理基础,繁荣乡村地名文化,深化地名信息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中阳县民政局

20241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