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宁乡镇人民政府 > 总结计划

宁乡镇2024年工作总结

中阳县政府 www.sxzhongyang.gov.cn 2025-09-18 08:41 来源:宁乡镇 放大 正常 缩小

宁乡镇2024年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会议议程安排,现将宁乡镇2024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2024年,宁乡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和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巩固衔接、项目建设、民生实事、安全稳定等各项重点工作,保持了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定健康发展,全年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从严从实,党的建设不断增强

1.抓实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坚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中心组学习41次,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学习等5进社区宣传20不断激发广大党员的政治热情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集中专题学习等多元形式,开展专题培训8场次,覆盖党员干部人961人次,镇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交流研讨,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主题教育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抓好基层党建提升组织力。一是优化机构设置。在保持“五办一站两中心”整体机构设置不变的前提下,成立党建工作办公室,配备4名工作人员,并印发了《中阳县宁乡镇岗位指导目录》,加强了党建工作力量。成立“两新”组织综合党委,摸排14家新业态企业,共有34名党员,在城东社区、城南社区两个临街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多功能“暖心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打造“温暖之家”,将党组织力量进一步延伸至新就业群体二是推进“四双”机制。完成96个包联单位党组织和1700名党员注册,任命53名驻区单位党建工作负责人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社区党委与报到单位党组织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常态化包联13个社区、85个小区和1.4万余户居民,通过梳理《需求清单》、挖掘《资源清单》、建立《项目清单》,利用阳光“邻”聚力平台推动服务落实。

3.深入推进物业党建联建工作。一是大力推动居民小区建立党支部,以单独组建党组织和联合组建党组织的方式建成党组织49个,选派小区党支部书记29名,建立“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单元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居民户”基层组织链条。二是进一步建强小区阵地,采取示范引领、分批分类的方式推进小区党群服务站建设,通过改造小区公共用房改造、废弃锅炉房、门房,闲置民房租用、驻地单位用房共享、物业用房共用以及新建等途径,先行解决了25个小区党群服务站用房问题;按照“有党的组织、有活动阵地、有党员信息台账、有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有应急动员预案”五有标准,规范打造小区党群服务站13个,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三是推动业委会和物管会全覆盖,在城区144个小区中,现成立业委会29个,物管会105个,中钢公司职工住房以及廉租房小区等10个小区无需成立,实现全镇所有小区业委会(物管会)成立、备案全覆盖四是探索社区兜底物业代管托管模式。以城东、南街社区两个社区为试点,通过社区代管、托管物业管理模式,解决老旧小区、违建小区等市场不愿意管,物业没人干、干不好的问题,推动城区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

4.建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一是做好“头雁储育”工作。以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为契机,共摸排出“九类人才”201名、已培育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5人,储备“两委”干部后备力量10人,2026年村“两委”换届做足人才储备。同时,建立了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帮带联系后备干部制度。二是充实社区工作力量。新引进14名社区助理参与社区治理;选派2名乡镇科级干部、4名干部,到升辉、友盛两个安置小区驻村工作;年前面向社会招聘65名社区工作者,并兑现“三岗十八级”薪酬待遇。三是严把党员发展的入口关、程序关、质量关储备入党积极分子8人,发展党员4人,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班1期。开展流动党员摸排工作,完成流动党员信息登记并建立台账,确保流动党员“不失联”、教育管理“不松劲”、党员身份“不隐形”。四是加强党员干部监督教育管理。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严肃执纪问责,办理问题线索14件,主动发现问题线索4件,给予党纪处分10人,组织处理3人。其中涉及群腐问题线索8件,给予党纪处分9人,组织处理3人,挽回集体经济损失16.34万元。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召开警示教育大会8次,警示教育人数共346人次,针对苗头性问题开展谈心谈话10次,其中集体约谈5次,个人谈话5次,让镇村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二)持续巩固脱贫成效,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1.扎实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核查部门预警信息437条,新识别监测户1750人,消除风险监测户22人,动态调整脱贫人口52人;推进问题整改,完成3个省考反馈个性问题、6个自查问题、7个省调研反馈问题整改并建立台账。推进问题整改,整改各类问题16条。

2.落实落细各项惠民政策。一是教育帮扶政策落实。认真履行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职责,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全部在读,按标准落实了义务教育学生生活补助。落实141人雨露计划(3000年)、7人大学生资助政策。二是健康帮扶政策落实。全镇32安置492名慢性病患者、275名“两病”患者,全部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各村、社区卫生室建设均达标,并配备合格村医、基本医疗器械和常用药品。三是饮水安全保障政策落实投资9.5万元实施冯家岭饮水安全维修项目,进一步加强冯家岭村饮水安全保障;对全镇居民饮水进行水质监测,全部合格。四是兜底保障政策落实。493883人享受兜底保障政策,2727人享受特困供养政策,467名残疾人享受残疾人补贴政策,防返贫保险理赔397.41万元,兜底保障政策应享尽享。

3.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不断完善升辉、友盛2个易地搬迁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在升辉安置点改造充电桩,消除充电安全隐患;在友盛安置点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桩55个,解决群众飞线充电安全隐患;在友盛安置点旁建设公共卫生间1座,提升群众公共卫生环境。

4.发展村集体产业,促进就业增收。维持原有的4个集体经营性产业正常运营,持续带动群众增收;投资100万元建设冯家岭蔬菜大棚,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3万元,增加就业岗位4个。实施核桃林林下种植,发放补贴61.13万元,惠及1059户群众充分用好光伏扶贫资金,规范设置光伏公益岗位190个;全镇3个帮扶车间稳定运营,累计吸纳劳动力89人,其中脱贫户(监测户)40人;脱贫劳动力全年累计务工就业1854人,发放一次性交通补贴475人、37.48万元,发放稳岗补贴1292人、155.04万元。2024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约1.8万元,同比2023年增长14%2024年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约1.33万元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1.5万元实施冯家岭村产业路建设项目,并投资76.8万元实施产业路路灯安装工程,投资250万元对冯家岭与郝家岭连接村道进行改造,进一步优化农村环境,提升通行便捷度

(三)全力做好征迁工作,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1.开展太高移民新村危房改造项目房屋拆除补偿工作。报请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补充方案,在原址拆除重建的基础上,增加了货币补偿和维修加固两种方式,居民可自行选择改造方式。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房屋价值评估,确定房屋拆除工作施工单位,现已签订拆除协议42户,完成拆除16户,补偿金发放26户,正在按程序准备相关材料、签订协议,群众搬离后陆续拆除;经多方协调仍不愿意拆除重建的,对原有房屋进行加固,同步做好住房补贴、日常巡查和专业安全监测等工作,困扰群众多年的危房问题解决取得实质性进展。

2.启动二郎坪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工程。今年6月,经多方沟通协商努力,新协商拆迁1户,完成项目建设地质勘察、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土地报批,场地内建筑垃圾进行清运和场地平整等工作,目前正在积极办理一期工程项目开工审批手续,争取明年开工。11月,报请县政府将拆迁未安置户纳入货币补偿安置范围,拆迁户可自主选择房屋安置、货币安置等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分步实施,有效推动多年来野狐则沟片区拆迁未安置问题的解决。

3.全面完成交警大队片区征收拆迁工作。拆除原交警大队、保险公司、执法局以及20户居民房屋,其中20户居民采取货币化安置,共支付补偿费、拆除费共计2799万余元。

4.启动中阳县城区雨污分流二期工程,实地走访摸排了解掌握施工条件,进行地形测绘和工程量统计,完成项目可研评审、设计方案等。

(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各类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行动,筑牢安全防线。开展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取缔“散乱污”摊点2户(柳沟玻璃丝厂、乔家沟),停产督促办理证照3户。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改。针对电动自行车室内充电存在的隐患,排查辖区各小区、自建房及99栋高层建筑电梯327部,通过安装AI阻断装置等形式杜绝电动车上楼排查充电口1410个,电动车棚40个,消除充电动自行车充电隐患排查出存在“不按设计施工,铜电缆换铝电缆”44栋,已全部完成整改。开展“拆牌破网清通道”专项活动,排查场所132处,排查出影响消防安全的防盗网1138.97平米,铁栅栏20平米,广告牌16块,临时彩钢房2栋,堆放杂物等其他问题3处,已全部整改设置其他逃生通道;排查发现占用安全出口19处、疏散通道20处,消防车通道10处,已全部整改。严格落实林长制,全力做好辖区内森林防灭火工作,做好宣传工作,开展2次城区范围内防灭火宣传;开展对非法占用林地、毁林、盗采矿产资源排查监管,依法进行行政处罚7次;做好预防工作,有序开展“六清”工作;加强重点时段检查,在春节、五一、国庆等重点时期开展防火检查;实现全年安全无火情。加强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30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监测工作,及时设立警示标志,发放防灾明白卡,同时做好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工作,投资30万元完成府南地质灾害治理;汛期,镇村两级严格按照安全度汛的职责要求,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切实加强防汛调度管理,备足备齐防汛物资,强化值班值守和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全力以赴筑牢防汛备汛“安全坝”。

2.扎实开展信访维稳、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带班接访制度,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受理并办结各类信访事项79件,其中受理国家局转办件9件;省局转办件10件;市局转办件11件;县局转办件49件,已办结上报73件,正在办理6件。调处化解各类纠纷矛盾23件。吕梁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交办工单933件,办结率100%

(五)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1.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深入摸排小区居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优选修建充电车棚、安装充电桩,卫生整治、道路维护、路灯维修,管网维修、消防隐患整改等实事,先行试点完成凤凰苑小区、老干部局小区、丰华苑小区、宁乡镇小区、枣庄移民小区等7个小区的改造。

2.深入推进“千万养怡助老”项目实施。坚持为民情怀,因村施策,覆盖面不断扩大,用餐人数不断攀升,群众满意度、认可度进一步提高。镇辖15个行政村,目前老年食堂正常运营16个。积极打造“好邻居助老小院”阵地3个,有效解决养老服务“最后一米”问题。

3.解决柳沟社区、府东社区崔家岭人畜饮水安全问题,投资137万元实施了柳沟社区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在柏家峪、柳沟各打井一孔,供水井成井长度约为600米。配套安装深井潜水电泵2套、355KW变频柜和电缆一组,修建了调节池、水房座以及供水管道等设施;投资120万元实施了府东社区崔家岭提水工程,新打600m深井一座,新建300m3蓄水池一座、阀门控制房一座、机泵房一座、管道安装582m等,有效解决柳沟社区、府东社区崔家岭人畜饮水安全问题。

4.加强城区居民住房保障工作。及时审核发放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全年共157440人,发放金额84679.5元。开展城镇公租房配租工作,全镇13个社区共申请144户,分两次完成人房匹配。开展城区违建巡查上报、居民自建房审批工作,查处无土地或规划审批手续擅自修建的行为30起,现场劝阻、发放停工通知76次,函发自然资源局76次,现场联合执法6次,有效遏制了违法乱建之风。宣传教育引导城区居民依法依规申请自建房修建,2024年对居民自建房审批乡镇复查14次,复查审核通过13起。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聚力党的建设,引领基层治理再上新台阶

创新打造社区党建品牌。深入挖掘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特色亮点,积极培育和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党建工作品牌。通过品牌引领,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深化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持续推进党建+小区治理,完善小区党支部建设,提升小区治理水平。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整合社区资源,提高服务效能。推动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积极探索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项目谋划和实施,不断壮大社区集体经济实力,为社区发展和居民服务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二)聚力巩固衔接,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聚焦农村和安置点群众,扎实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质效,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坚持“巩固、升级、盘活、调整”思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发展好农村生猪、山羊、大棚蔬菜、核桃等高品质特色种养产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分类稳妥开展违规占用耕地整改复耕,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真正实现垃圾不落地、清运全覆盖。

(三)聚力项目建设,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投资7424万元,完成太高移民新村危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配套建设道路、管网、绿化、电气、排洪、地基、围墙及危房拆除等;年内投资1.9元,实施城区雨污分流二期工程项目,进行污水管网、雨水管网、供热管网、供水管网铺设,以及路面恢复等工程,预计2026年底完工;投资975万元,实施郝家岭、冯家岭村田间道路改造以工代赈项目,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道路改造8.551km,同步完善沿线排水设施、安防设施等;投资560万元,实施冯家岭村唐石板沟新建大棚建设项目,修建4座温室大棚及相关配套设施;投资847万元,实施中岳线旁崩塌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工程,消除安全隐患。

(四)聚力生态建设,努力绘就城乡优美新画卷

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对辖区内“散乱污”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工作台账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配合做好执法工作;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严厉打击非法毁林和占用林地行为,建强用好护林员队伍,提升森林火灾预防和扑灭火能力;严格落实河长制,开展河道常态化巡查,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持土壤环境质量稳定。坚决守好生态红线。营造高品质人居环境,紧盯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标准,推进城区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提升。优化社区管理,规范物业服务行为,全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活美好的高品质生活空间。依法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全面排查城区违法用地、违法修建、破坏生态环境、非法盗采矿产资源等行为,及时上报职能部门依法查处,坚决打击各类违法行为。

(五)聚力社会事业,奋力增进民生保障新福祉

全面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深入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项目化推进小区党群服务站建设,探索建立居委会、业委会(物管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不断提升社区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关爱,落实好低保、特困、孤儿、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救助政策;稳步推进“千万养怡”助老项目扩面提质,探索可持续运营模式,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促进城乡居民稳定就业;深化移风易俗,鼓励厚养薄葬,积极培育现代殡葬新风尚。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持续开展双拥共建;完善优化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办事流程,确保规范运行,提高群众满意度,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六)聚力风险防控,着力营造安全稳定新局面

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坚决筑牢安全防线,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严守安全生产底线。深刻汲取全国各地事故教训,特别是桃园鑫隆煤矿溃仓事故,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时刻绷紧安全生产之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严、紧、深、细、实”要求,坚持“五不为过、五个必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紧盯企业安全生产、地质灾害防治、汛期防汛、消防安全、森林防火、食品安全,以及自建房、电动自行车、高层建筑等行业领域,扎实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坚决杜绝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防范重大风险隐患。加强自然灾害防御和风险分析研判,修订完善强降雨、低温雨雪冰冻、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等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增强群众避险意识,提升应对极端天气的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基层善治能力。坚持“全域党建、全科网格、全心服务”工作理念,提高社区“网格化”治理能力。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规范化运行一站式矛调中心,充分发挥“12345热线”的“前沿岗哨”作用,切实抓好矛盾纠纷化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和平安县城建设工作。持续推进物管会组建工作,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持续开展扫黑恶、治电诈、打盗抢、净网络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相关推荐